4月1日下午,在光明日报社召开了“2015年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季度分析会”。业界多位专家、学者和文化企业家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在会上各抒己见,就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文化产业呈现的新态势、如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做出新探索、“一带一路”构想中能够发挥的作用、“互联网+”和创业创新等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和新建议。
以下是北京漫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定福庄文化产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杨青山先生以《构建文化经济生态圈》为主题,进行的主旨发言。
过去十年,我们主要做了两个领域的事情:文化和旅游,一是在湖北武当山做了“太极湖旅游区 要坚持区域综合价值发展模式
我把文化产业分为城里和乡下两种发展类型,城里是文科融(文化、科技和金融融合),乡下是文旅农(文化、旅游和三农融合),中国文化经济发展大概就这两个类型:要么是文化驱动型,要么是旅游驱动型,所以我认为要重点打造文旅农融合发展的旅游目的地和文科融融合发展的文创产业区。“十六字方针
无论什么产业,最后都是买卖双方的交易,要有人买单,不能形成消费繁荣的产业是不成立的。另外,区域的综合价值,不是单纯的一个点上的事情,包括土地价值、物业价值、品牌价值、生态价值和民生福祉等,当然首先要产业发展。我总结为:一个模式、两个类型、四大工程、十六字方针,这是构建文化经济生态圈必须要做的!CBD等,实际上都是个生态圈,无非就是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全产业链,二是全消费链,三是全服务链。
我总结为“1”是政府,首先要重视政府的主导作用,无论怎么改革,我们都是一党领导全国、政府主导经济的国家,无论是什么常态,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存在相当长时间;“N”是老百姓,借势借力进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三、要抓住两大契机
第四、要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1+1>2;创新发展,即走在前面,多做企业做了国家才号召的事。
国家发展农业产业化这一套政策体系是非常完备的,科技创新也有非常成功的经验,这两种做法非常符合中国国情。举个例子,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就是全产业链、全服务链、全消费链,数届政府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聚焦干了一件事
第六、要做好产业经济的标配
以北京定福庄地区为例,由政府牵头、企业发起成立了定福庄文化产业促进会;促进会和国开合作筹备了一个定福庄文化产业基金;和光明日报合作筹办了定福庄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发起设立全球文化产业区联盟。所以政府应该鼓励企业成立协会,社会组织可以发挥政府和企业不能发挥的产业促进作用。“定福庄创业港VC,再吸引“西有海淀中关村科技创业街,东有朝阳定福庄文化创业港
我们创立了产业基金,创立了两个平台,最终要掌握三样东西:数据库、评价系统和交易平台。我们还做平台、做综合体、做
文化部给了定福庄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牌子,现在还没破题,需要官产学研协同进行系统研究,最终把定福庄打造成一个好的文化经济生态圈,形成”的首都新产业格局,也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借鉴。<span color:#3e3e3e;"="" style="font-size:12.0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