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B656](/__local/C/79/64/775F0CFA5BBBB391151EAD6446A_4A2A675E_4B656.png)
11月3日至5日,自治区特色文化产业培育专题研修班在乌鲁木齐举办。
图为学员在认真听课。
11月3日至5日的乌鲁木齐,第一天,阳光灿烂,第二天午后,大雨滂沱,第三天一早,大雪纷飞。这样的天气变化,似乎在预示着什么。
这三天,新疆文化产业界迎来了一场密集的思维风暴。
缘起这场密集的思维风暴缘起于一个研修班——自治区特色文化产业培育专题研修班;这场思维风暴的中心是150名学员,他们是乌鲁木齐市及各地州(市)文广新局分管领导、国家及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园区经营管理人员;引动这场思维风暴的是主办方自治区文化厅;点燃这场思维风暴引线的是来自疆内外知名的文化产业研究与实战专家。这次研修班特别邀请来的专家既有政策与理论的研究者,又有经验丰富的实战家,他们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杨晓东,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中国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交易博览会总策展人王斌,新疆大学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李莉。
![3CBE0](/__local/1/64/0F/84D1B198B7AD2AA90EF7643711A_00A98B7E_3CBE0.png)
专家杨晓东
在平常的日子里,三天时间,一晃而过,几乎留不下什么,但在这个研修班里,三天时间却被无限拉长,以至于每位与会者的头脑中一下子接收了太多的东西,需要在日后慢慢消化、吸收。在这三天时间里,五位专家将他们集多年心血的研究成果和实战经验娓娓道来,他们的言语中的信息量之大,很多时候都超过了与会者思维跟进的速度,但你必须紧紧跟着他们的话语前行,不然就会被搁置在思维的沙滩上。许多人都是在跌跌撞撞中,跟随着专家的进度往前走的,消化不了的,就先记下,了然于胸的,已经有营养被输送到思想深处。应该说,这是被浓缩的三天,这三天中的每一滴被充分扩展开来,都是一片全新的天空。
![3FD3C](/__local/7/45/46/99134D1B0BE924525EE6B7170A0_061B2C0C_3FD3C.png)
专家魏鹏举
“文化金融”这个词第一次进入一些人的头脑,他们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在传统的观念中,文化与金融,这两个似乎是两个境界里的词语,早已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悄然融合。而对于那些在文化产业创业中有着资金困境的人来说,这场讲座,如一场及时雨,一下子洞穿了他们内心的真实需求,给了他们一个破解企业发展资金难的全新观念,并为他们指出了一条又一条最佳的融资路径。
![4468E](/__local/C/4B/F9/35DC8936D15962D882CAF67890E_36CBF6A2_4468E.png)
专家傅才武
“艺术银行”“艺术金融”“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当魏鹏举老师将这些概念一一解开时,与会者收获到的不仅仅是视域的扩展,还有随之而来的观念改变。
“好莱坞帮美国塑造了全球价值观。”“互联网的巨头都在布局文化产业。”……研修班的第二课,专家傅才武以《我国扩大文化消费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为题,以鲜明而有趣的事例细数了文化对一个地域旅游的拉动,每一个事例中都有着引人深思的东西。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已经从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政府、学界和企业的协同作战显得尤为重要。”
![3DB88](/__local/5/93/1D/6C8E23FAD71DEBEF7E9E587B749_BF0B41A3_3DB88.png)
专家王斌
“规划水平和策划能力决定着文化产业的成败。”
“文化产业对一个地方来说绝不是财政的包袱,而是撬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巨大杠杆。”……
随着傅才武对我国文化消费的乐观展望,一幅广阔而美好的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蓝图已经在与会者心中开始勾画。
华彩11月4日全天,专家王斌以他策划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交易博览会的真实经历切入,谈到了文化创意经济给一个地方带来的强大引力。
王斌的讲座,旁征博引,收放自如,如一曲交响乐的华彩部分,既引人入胜,又让人目不暇接,像风暴中的无数雨丝,你无法细数它的来龙去脉,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它滋润。
在整整一天的讲座中,王斌数次提到“创意”二字。他说文化创意的价值在于它能拉动相关产业的提升与发展:“把创意设计变成一个入口,在设计一个文化产品时会带动很多相关产业。”
![33304](/__local/7/8E/4C/509DA0EA234446929461846FF59_B6BF3782_33304.png)
专家李莉
他提到“创意沙龙”,他说文化产业要重体验经济,他说:“什么是体验?体验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满足本质的需求,二是超预期,三是可感知,四是重细节。”他进一步归纳道:“体验经济就是各种细节中有打动我的部分,让我愿意在这里留下来。”
他不断地提到IP的价值。他说文化IP+异地消费就是文化旅游,他特别提出,此处的IP,就是讲故事。
他更多地谈到新疆,讲到前段时间他在电视上看到《新疆味道》时给他的震动,他将《新疆味道》与《舌尖上的中国》进行比较,他说:“《新疆味道》更真实,《舌尖上的中国》更唯美,两者相比,《新疆味道》少了《舌尖上的中国》中所具有的人文情怀。”
他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谈起西安,人们就会想到兵马俑,那么,当外地游客谈起乌鲁木齐时,他们最先想到的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是什么?”
王斌的讲座,既有着他的研究成果,也有着他的思考,更有着他对人生的点滴感悟。他对九零后的观察和定义,让与会者发出会心的微笑,成为这场密集思维风暴中的轻松时刻。
![567F7](/__local/8/5F/59/12A4722CDC5E2BE36BFF2B29CD6_2728F89E_567F7.png)
11月3日至5日,自治区特色文化产业培育专题研修班在乌鲁木齐举办。
图为学员在向专家提问。
专家李莉用充满激情的言语将华彩乐章继续向前推进,她从世界整体经济的形式谈到新疆发展文化产业的空间,她谈到崛起的新媒体,谈到“智力资本”,谈到自媒体,谈到新疆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人才问题……
她说:“新疆的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要在细节上把文化的本质开发出来。”“新疆是一个天然的电影拍摄基地。”……
杨晓东的讲座,让这场思维风暴渐渐走向平息,这基于他始终如一的平稳语调,也基于他讲的内容。
他说:“文化产业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他说:“政策是发动机,科技与金融是文化产业的两个翅膀。”
……三天,五位老师,150名学员,一场场精彩的讲座,如一场密集的思维风暴,在每位与会者心中刮起……
“风暴”之后,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
![42977](/__local/C/43/DA/DA7E3FFAB5485F63EA861B65AAA_4263CED1_42977.png)
11月3日至5日,自治区特色文化产业培育专题研修班在乌鲁木齐举办。
图为培训班现场。
精准,解渴,解乏,给力
在这个仅有三天的研修班里,既有专家授课、案例分析,又有现场答疑、分组讨论,既满足了学员们的求知需求,拓展了他们的思维,也最大限度地为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寻求着一条更好的发展路径。
自治区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副处长张瑞华说,与以往举办的文化产业培训班相比,此次的培训,提升到了研修的高度,专家的讲座精准,解渴,解乏,给力。学员们在专家的带领和引导下,对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研修,收获了很多。
伊犁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建华和当地六家文化企业的总经理一起参加研修班。听课之余,他们常和专家互动。11月4日下午的课程结束之后,他们专门邀请中国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交易博览会总策展人王斌一起座谈,并初步和王斌达成意向:明年,请王斌到伊犁州,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做指导。
博湖县阿勒泰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全新已经是第三次参加自治区文化厅举办的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培训了。他说:“每一次培训都对我有启发,而这一次的研修班,从思想深处触动了我。”
杜全新的公司是自治区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生产加工民族工艺品为主。这些年,企业在不断创新和转型的过程中成长壮大。现在,他们走的是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把厂房推到景区,让游客直接进入厂房参观工艺品制作的过程,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把生产加工的形式改成生产+展示的形式。
杜全新说:“这次的研修班,在企业的投融资等方面给了我们一个方向,这都是我们需要的,也是我们以前困惑和迷茫的。”
哈密环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海在文化传媒和演艺经济方面有着自己的实战经验,现在他已经在哈密建起了一个儿童剧场,引进国内优秀儿童剧目,运作不久,观众反响非常好。
![59A5E](/__local/1/D0/56/94BAF4FCCE4A67D8E397C5F7BB1_39088817_59A5E.png)
11月3日至5日,自治区特色文化产业培育专题研修班在乌鲁木齐举办。
图为学员合影留念。
孙海非常感谢这次研修班为大家搭起广阔的平台,他说:“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结识了疆内外优秀的专家,他们不仅最大程度地打开了我们的思路,还给我们留下了联系方式,今后,我们在企业运作中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向他们请教。”
同时,孙海对主办方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主办方的服务非常周到,不仅给我们制作了通讯录,还建了微信群,学员们虽然分散在全疆各地,但通过这次培训,大家都认识了,以后可以一起协作,为新疆的文化产业共同做些事情。”
阿勒泰地区文体广新局党组成员、地区电视台台长孔卫炜说:“听这些专家的讲座,对我们启发很大,让我们从更高层面了解到了文化产业的方方面面,并教给我们如何做大做强本地的文化产业。听完课后,我们阿勒泰地区的学员一直在思考、交流如何做大做强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吸引内地的企业一同参与到我们的文化产业建设中。”
伊犁可克达拉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彭博说:“通过这次学习,我回去后要着手做两件事,一是把可克达拉景区的文化主题重新定位,从原来的一首歌定位,深化成为丝绸之路上的屯垦文化。二是把旅游景区和国际接轨,依托霍尔果斯口岸,做成一个国际文化产业基地。”
克州金戈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军感慨地说:“专家们的精彩讲座给我们指引了发展的方向,我们公司在喀什、和田、阿克苏都有分公司,公司的员工大多是维吾尔族,经过这次培训,我对公司今后如何发展,怎样形成产业化等都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方向。”
哈密市精益雕刻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勇峰说:“这种扩大思维,转变观念的课程如果再多一些就更好了。”
新疆大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经理张钰说:“自治区文化厅组织的这个研修班非常好,这种引导式的培训,给我们文化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需要吸收的东西太多了,回去后要好好消化一下所学内容,再一点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天时间里,张瑞华和自治区文化厅文化产业处的工作人员,既是会议的组织者、服务者,又是学员,他们和众多与会者一起认真聆听专家的讲解,仔细做着笔记,不放过每一个吸收知识、提升自我的瞬间。
张瑞华说:“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里,从学员们的踊跃提问和课后积极与老师的交流中,可以看到,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所在地域和自己企业的瓶颈问题,并急切地向老师寻求破解之道。我们相信,通过一次次的培训,新疆的文化产业发展会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展现出自己独有的魅力。”
(本组图片均由本次会议承办方:乌鲁木齐华邦力信曹秋萍提供)